adleft
淮安

打开古籍展的“潮”空间

2023-04-15 11:5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3167 浏览 评论0  

用沙画讲古籍故事、借动漫呈现宋代市井、现场制作线装书、体验古籍修复绝活……正在热展的“继往开来 国韵书香——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与传承特展”在策划思路、设计元素、展陈方式等方面都显示了出挑的创意,办得很“潮”,力求降低古籍展观展的门槛,让观展变得赏心悦目,让古籍走近大众、融入百姓生活。

情景重现古籍

让多个展区成打卡地

古籍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走进“继往开来 国韵书香——辽宁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与传承特展”现场,如同进行了一次穿越,无比厚重却又灵动鲜活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聊斋志异》手稿展区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记者注意到,观众中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包括孩童。大人给孩子讲过《聊斋志异》故事后,就会带他们到旁边的投影墙,观看以投影的方式再现的蒲松龄流连茶坊书肆,收集奇闻异说作为创作素材的场景。孩子们看得更加入神,沉浸其中,他们也许还体会不到蒲松龄的创作艰辛,却对他笔下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产生了物外之趣。

“这是黄道经纬仪,是南怀仁于1673年设计制造,重2752千克,高3.492米,最主要的功能是测量恒星的黄道坐标……”清代《新制仪象图》中记载的中国古代观测天象仪器图像,在展柜旁的数字屏幕上都有展示,观众可自主选择想要了解的天文仪器,比如触摸屏幕上的黄道经纬仪图示,屏幕上就开始图文并茂地介绍该仪器的功能和历史。

此次展出的珍稀古籍,宋椠明刻,精写旧钞,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如何让古籍中的知识、故事、思想被观众理解?展览营造出梦幻般的展陈环境,用动漫视频的方式展示宋代的街景市象,给观众提供身临其境的代入式体验,融入鲜活的画面,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同在一个屋檐下。

在展厅不同区位,展览还配合展陈内容设置了少儿古诗词朗诵、沙画表演、名家朗诵、雕版拓印和古籍修复体验等活动环节。按计划,展期内还将邀请文化历史学者围绕经典古籍开展专题讲座,引导观众领略古籍文献的内涵。省图古籍文献中心专家刘冰说:“与以往陈列式传统展陈方式不同,这一次,声、光、电交织融合的先进展览设备和数字技术的运用,让书写在古籍尘页上的文字跃然活起来,给看展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观众进馆看展,可以引导他们去欣赏古籍的版本、印刷、装帧、藏书章等。”

在展厅采访,记者看到最多的画面有两种:一是观众认真观看展览,凝神琢磨古籍中呈现的每一个细节;一是同行者在数字画面前或活动体验区拍照、录视频,这些地方也成了打卡地。

可以说,正是因为刻意降低了古籍展的门槛,力求通俗有趣,才吸引了众多观众走进展厅,走近古籍。

数字转化古籍

备受年轻人追捧

古籍保护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既包括古籍的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出版、发行,也涵盖了古籍的普及推广,其中古籍在普及推广中如何推陈出新成为重中之重。“让原汁原味的古籍突破时空,让古老的中国故事余韵犹存,也真正让古籍‘活’起来,从来都是古籍保护工作绕不开的话题。”省图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杜希林说。

浏览省图的古籍“云阅读”,如同漫步在历史长卷中。宋刻本《抱朴子》《扬子法言》等文集有序排列在电子书架上,点开一看,古朴厚重的线装书一页一页、图文并茂地呈现在眼前。用数字推动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目前,省图已经有2500多部珍贵古籍实现了馆内全文阅览。

进入数字化时代,古籍的保护修复、活化利用、普及传播都产生了新的变化,但古籍中蕴含的思想观念、生活情感,能穿过岁月长河,与当代人产生心灵共振。杜希林说:“我们做了大量尝试,多视角、多元化展现、揭示古籍的传统艺术魅力和深邃文化内涵,让蕴含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古籍,走进大众视野。比如,与高校合作举办‘跟我学做线装书’等体验活动,对馆藏珍稀文献进行高清仿真影印,设计书签、藏书票等一系列文创产品。”

在杜希林看来,展览是让观众亲近古籍的有效手段,省图举办了各种古籍展览、展示活动,创新性开展古籍雕版、修复、传拓等立体浸入式体验活动,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他说:“举办这次展览,我们再度创新,首次集中展出了《聊斋志异》手稿等天禄琳琅藏书,还向观众展示古籍修复的过程,尝试用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中华文明‘既古老又现代’的独特魅力。”

正因守正创新,让展览广受青睐,特别是受到了年轻观众的大力追捧。他们纷纷点赞:古籍展也可以办得很“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山歌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