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贾汪区大泉街道:“五味俱全”理论宣讲接地气入人心
2025-03-25 16:13 来源: 江苏网 会员投稿
16927 浏览 评论0条
在徐州市贾汪区大泉街道,一场别开生面的理论宣讲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场以“理论宣讲+”为抓手的活动,紧扣群众需求,创新推出“五味俱全”系列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基层理论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
“红色原味”:深学理论,筑牢思想根基
大泉街道以“红色课堂”为载体,组建了一支由30余名村(社区)书记、老党员等组成的红色宣讲团。他们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内容,创新推出“党课开讲啦”专题党课,通过“原文领读+案例解析”双轨模式,引导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理论、联系实际悟思想。
在大李庄村的一次宣讲中,老党员王化祥结合自己参与乡村治理的经历,生动解读了党的乡村振兴政策。他讲述了自己如何带领村民修路、建广场,最终让村庄焕然一新的故事。台下的干部群众听得入神,不时点头称赞。
此外,街道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宣讲。在泉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江苏省劳动模范刘洋深入解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他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到民生保障的细微之处,通过剖析政策出台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为听众们揭开了政策背后的大逻辑。台下的干部群众们全神贯注,有的还认真做着笔记。全科联络员樊晨晨感慨道:“刘书记的解读让我们对政策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这样我们在基层工作中就能更好地向居民宣传了。”
“互动鲜味”:双向交流,激发学习活力
大泉街道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立体化学习模式,推动理论宣讲走“新”更走心,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指尖”“耳边”“身边”落地生根。
在线下,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泉心爱”便民服务站等阵地,打造“流动课堂”“理论驿站”,将新业态党群服务中心同步转化为学习站点,为快递员、外卖员等群体定制“午间微党课”,让理论学习融入新就业群体的工作日常。
在泉城社区的一次“午间微党课”上,外卖小哥王师傅分享了自己在送餐途中帮助一位摔倒老人的经历。他说:“党的政策让我们这些新就业群体感受到了温暖,我们也想为社会多做点贡献。”王师傅的发言引起了在场其他外卖小哥的共鸣。
在线上,街道活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党员微信群”、“贾汪先锋”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定制发放“红色有声书”120份,党员志愿者上门教学扫码听书功能,将“书本学”变为“随身听”,打破单向灌输模式。
此外,街道创新推出“理论盲盒”“知识竞答擂台”等趣味活动。大泉社区居民王萌在“擂台赛”中赢得积分后感慨:“边玩边学政策,有趣又实用!”
“实践真味”:学用结合,推动成果转化
大泉街道以“学用结合”为导向,深挖榜样力量、创新实践载体,推动党的理论转化为基层治理生动实践。通过“身边寻、社会找、群众评”方式,从志愿服务队、“十必联”志愿者等群体中选拔114名“贾汪正能量 身边好榜样”人物,并组建宣讲团开展10场“走心式”巡回宣讲。
在宗庄村的一次宣讲中,宣讲员季广静深入田间地头,以“唠家常”的语言讲述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小人物”的鲜活故事诠释“大情怀”,让基层党员群众听得懂、有共鸣、见行动,进一步唤醒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街道同步成立“‘新’连心”“萤火虫微心愿”“银发智囊团”等志愿服务队,聚焦人居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民生关切,开展志愿服务120余次。通过“楼栋议事会”征集群众建议,依托“田间课堂”解读乡村振兴政策,将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大主题”转化为“身边案例”,激发群众参与热情。
“文艺甜味”:寓教于乐,润泽百姓心田
大泉街道创新理论宣讲形式,组建“小马扎理论说唱团”,吸纳20余名文艺骨干,创作快板、情景剧10余部,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乡音土话”,深入村、社区巡演20余场,让理论宣讲既有“党味”又有“趣味”。
在泉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快板节目《二十大精神我来讲》以朗朗上口的节奏和通俗易懂的唱词,将党的二十大报告核心要义娓娓道来。生动有趣的演绎引得现场党员群众连连喝彩。
此外,街道开展17场贾汪草根秀——“百姓大舞台 有才你就来”群众自办文化活动,吸引上千群众参与。街道还在社区广场、公园凉亭等群众聚集地开设“文艺微课堂”,通过“小故事”诠释“大道理”,让党的理论、政策在欢声笑语中深入人心。
“服务暖味”:知行合一,提升民生温度
大泉街道将理论宣讲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以“理论+实践”行动推动成果转化。组织党员志愿者在宣讲活动现场设立“微心愿收集点”,同步推进增设电动车充电桩、小区亮化、爱心餐厅建设、家门口就业等群众急难愁盼事项47件,切实将“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
在崮岘村,街道成立了“便民帮帮团”榜样志愿服务队,动员党员发挥特长,将免费理发、刀具打磨、家电维修等“小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在一次活动中,党员志愿者戴传金为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修理了家中的电饭煲,老人感动地说:“太感谢了,真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联合农技专家开展“春耕助农”行动,深入田间地头为种植大户、弱劳力户解决育苗、灌溉等难题,保障春耕备耕顺利推进。通过一桩桩“接地气、冒热气”的民生实事,街道以“服务力度”提升“民生温度”,让群众在参与社区议事、共享治理成果中深化对“人民至上”理念的理解,实现“思想引领”与“为民纾困”同频共振。(徐州市贾汪区大泉街道 魏稳)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