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left
淮安

让农民爱种粮种好粮

2022-03-27 15:13 来源: 江苏网

18558 浏览 评论0  

2021年四季度农业经济继续处于景气水平,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我国粮食生产“十八连丰”,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人均占有量连续多年超过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同时,我们还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粮食产需仍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必须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愿意种粮,粮食产量才有保障,饭碗才能牢牢端在我们自己手上。

近年来,土地、劳动和农资等种粮投入要素价格上涨较快,而粮价提升空间有限,农民种粮收益受到挤压。这直接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土地“非农化”及撂荒现象,这对实现粮食持续稳产增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是事关粮食安全大局的大事,需从不同方面鼓励激励,更需从政策层面加以引导支持。

一要进一步优化惠农补贴。由于粮食作物生产周期长、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所以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随着种粮成本不断上升,当前的农业补贴水平难以有效发挥激励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惠农补贴,探索在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前提下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推进农业保险产品升级创新、完善农业技术推广补贴政策、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保障农民种粮合理收益,让农民愿种粮、爱种粮、种好粮。

二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是提升农户种粮效率和收益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大力推动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种粮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精准服务。通过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使分散的小农户向规模经营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形成有效的农业产业链,提高种粮综合效益,有效促农增收。

三要把农资保供稳价政策落到实处。当前农资价格仍处高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下旬,尿素、复合肥、农药价格分别比上年同期上涨24.1%、42.9%和161.2%。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会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增加农民生产成本,直接影响其种粮收益。为稳定农民收益预期,激发种粮积极性,需进一步做好农资储备供应工作,加强对农资供求情况的动态监测,完善农资商品市场监管,加强农资价格调控。

四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支撑作用。科学技术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创新不仅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而且有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实行良种良法配套,促进粮食单产水平提升,不断改善粮食品质,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同时,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提升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使农户更加精准、便捷、高效地从事粮食生产,实现节本增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牧晓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