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用词严谨,是对文化的守护
2022-10-13 14: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3038 浏览 评论0条
最近几天,河南省许昌市第一小学的一名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班上一名学生竟然在作文中写了Shuan Q老师分享到网上,大呼我看到血压飙升
无独有偶,在豆瓣集团的那些年我改的论文中,一些一线教师作为团队成员,贴出了自己精彩的论文和作业答案比如有的同学用键构成单词,写成一键三通,有的同学把666写成厉害的同义词,这就很讽刺了
很多老师反映,退和真的谢谢你已经成为很多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学生的口头禅不仅如此,这些新潮的网络口语表达也开始进入学生的书面作业
如果一个芭比Q或者涮Q从幼儿口中说出,家长还可以当作笑话发到朋友圈,但是当这些网络热词出现在孩子的作业本和试卷上,家长尤其是老师应该如何看待,如何合理引导。
对此,多位教育专家表示,无奇不有的网络流行语符合青少年追求个性和潮流的心理发展特点,尤其是当流行语体现为社会符号时,更能给青少年带来身份认同和关注但需要注意的是,语言也是一把双刃剑,一些语言陷阱正在影响学生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对中国人保持敬畏和尊重,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营造氛围
正确使用流行语,你的作文就不会黯然失色。
流行语可以出现在中小学生的语文作业或作文中吗用网络热词会扣分吗上海一位六年级语文老师坦言,不鼓励学生在写作中使用网络热词至于是否扣分,要看具体用词的使用环境和感情色彩
上海中学语文老师于超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网络热词出现在文章中,如果处理得当,会让文章看起来很有时代感例如,在描述事件时,使用刷屏幕和打破防御但如果在写作中使用一些‘Shuan Q’之类的网络缩写,可能会显得轻浮在于超看来,老师检查作业或作文,重点在于学生的语言运用是否恰当
多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流行语的误用在低年级学生中很普遍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区分口语和书面语的能力会增强抛开个别学生的刻意欺骗,到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区分上下文,根据场景使用正确的语言
班里流行一个网络热梗,只在课间休息。
有专家分析,网络流行语在校园的流行,与这一代青年学生追求网络感,潮流,个性的特点密切相关从早期的网络名人流行语蓝瘦香菇到YYDS,Shuan Q,在网络上,成年人围绕流行语进行热闹的语言游戏,而青少年作为网络原住民,也顺势加入其中,在试卷上展示自己的成绩
一个班主任发现,一个网络热梗,只要在课间休息一下,就能在班里传播流行起来而最先传播的学生,往往是班里的小皮猴根据这位老师的观察,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在彰显个性事实上,频繁使用流行语只是一种自我伪装,剥掉标新立异的外壳学生渴望的是来自同学,家长,老师的关注
就像在网络世界一样,bolt Q可以带来巨大的流量在现实世界中,他们还可以给学生贴上新潮,酷的标签,吸引同圈子的同学,形成认同
青少年应该寻求群体认同,加入不同的社群,使用不同的语言,并以此作为身份分类的标签这是一种无法控制也无法指责的语言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社区的语言频繁‘出圈’,成为大众跟风的对象似乎不使用它们就不够新潮——这需要引起警惕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许以《番拳》中的一些拼音缩写为例,其语言文化价值不高,甚至还灌输了一些低俗思想对此,老师和家长不能视而不见,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至关重要
时刻保持对汉语的敬畏,警惕落入语言陷阱。
"我们需要警惕语言陷阱"许认为,无论何时何地,语言的内容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很多无奇不有的流行语其实过于简单粗暴,无形中减损或破坏了汉语表达的原汁原味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举例说,在现代汉语中,一个看字有几十种表达方式,有时是佩服,有时是看,有时是一瞥汉语的丰富性使表达准确,使语言高雅有品位
还有小学老师反映,目前,短视频和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网络流行语的第一途径2年级小学生有自己的社交账号,很多时候,孩子在不懂语义的情况下被‘洗脑’因此,有专家呼吁,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让优雅的言语回归学生的书面表达,是远远不够的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需要家庭,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兰心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