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起源之初的点点星火
2022-12-26 11: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3326 浏览 评论0条
石丰:天文学的起源证明了中国文明有8000年的历史。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基于对中国古代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研究,我提出了中国文明至少有八千年历史的观点事实上,我们的祖先早已形成了完善的文明理论
从自身文明梳理中华文明的概念体系
我对古人建立的中华文明理论总结了三要三书:文明体系是道德体系,知识体系,礼仪体系。
文明三本:德,知,礼之本。
古人是如何塑造文明的。
首先是道德,人们想要修德,而道德是人们的基础今天的人类学家对人的定义是猿类进化后手脚是否分开,是否能制造工具,脑容量是否达标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人人都是仁者,有了仁才能成为人,所以道德体系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
第二是知识体系,这是基础的基础知识体系很多我认为天文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古人不仅强调知识体系,而且抛弃了对人类有害的知识
第三是礼仪制度,这是管理世界的基础中国古人以礼治国礼仪的根本目的是拯救人们,控制他们的欲望
天文学
天文学的发展需要精度,所以引入了数学人们从洞穴中出来,建造房屋进行定居,于是力学又发展起来了所以天文学其实是人类起源后发明的最早的经典科学,是我们文化的源头
古人测量夏至的方法是摆台测影一两年不说明问题,一千年两千年都一样,就产生了忠信的观点并以诚信作为道德的内涵,修身养性商代金文中的文字,是指一个人站在前面,特别强调他的心,表示人要修心他们应该用什么来修心以德修心
几千年前,农业收成非常有限古代人对物质消费的态度是要克制,要有计划,从而诞生了礼礼义救人,这是礼仪制度
这种三要三书的思想,其实体现了古代先贤总结出来的文明理论。
与天文学相比,人文主义以不可改变的传统体现了对世界的改造。
《易经·本卦训传》说刚柔相济,天文也,文明止于人性观察天文观察时间变化,观人文以化天下刚柔交错是阴阳交错,阴阳交错是天文,天文是天上的星星
同时,古人要的是恒常,即文明要止这种不可改变的传承可以形成一种传统,这种不可改变的传统就叫做人文主义
天文学的目的是观测时间的变化,为农业提供准确的时间服务而看人性就是把不可改变的传统变成世界,也就是文化不改变,可以积累,积累了,就可以深刻,如果你是深刻的,你可以是人类这就是古人所理解的人性
看易经犹大卦其德苍劲而文明,应随天而归,为元所享文明就是道德人以观天知诚信,以信仰立道德,成就文明
在明确了文明的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探讨中华文明的历史有多长了。
从考古实物看中华文明的概念
文怡一词发现于山西襄汾陶寺夏初遗址我考证文怡就是夏初的王庭,夏朝的始祖于霞,在文献中被称为温明商朝还有文怡寿和的占卜商周金文称夏朝郭氏为
温明,文怡和夏雯都强调文,因此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人培养文德的历史推至夏朝不仅如此,7000年前,湖北秭归柳林溪的陶器上还清晰地刻有汉字文
嘉湖8000年前的木字形,很可能是彝语的吉字。
文字是中国古代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贾湖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字,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被许多学者视为目,是根据甲骨文来区分的但中国古代文明不是中国统一的,文字也不是中国文字统一的我提出中国古文明是彝族夏冬Xi,东夷人也有自己的文字,就是今天分布在川滇黔桂的彝族先民古文字
如果用汉字母来读,就说不通了——龟甲上为什么刻着母字在彝语中,吉字就是吉的意思甲骨文是用来占卜的,所以要刻吉字商甲骨文常刻霁,用来祭天的玉器也刻霁
可以证明,文字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
古人用骨十二定律来计量时间,用九宫图来表示空间。
知识体系也有非常重要的文明创造比如所谓的骨笛,在我看来就是法管,也就是中国古代人经常使用的十二法管
中国古代文献明确记载,治有十二法之音,万物开齿,故称治舞阳发现的管子都是取自丹顶鹤的腿骨,丹顶鹤是一种懂得时间的鸟,也就是候鸟它是专门用候鸟的腿骨做成的,用来等气,这是中国古代十二法的由来和用法
贾虎墓中埋藏的两个法器,通过声音测量,正好是一阳法器,一阴法器,说明人们在8000年前就完成了对阴阳的推测,而且渊源深厚。
空间的规划体现在中国古代最完整的九宫图中中间的十字叫第二绳,外围的四个角叫四钩,四个角的四条对角线叫四维这些数字出现在什么时代
在7300年前的安徽蚌埠双墩和7000年前的湖北秭归柳林溪发现了两个绳像在商代青铜器的底部,发现了一个日本宫廷人物,有两根绳子和四个钩子安徽双墩发现了完整的九宫图,是两根绳子,四维的另一方面,安徽阜阳双谷堆出土的西汉太乙盘,有完整的九宫图,与距今7000年至7300年前陶器上的确切九宫图完全一致
这些约8000年前的资料,足以帮助我们构建中国原始文明的知识体系未来人们发明的知识或体系就是基于此
水坡墓的龙虎北斗展示了天文图。
我们有没有直接的材料证明天文学的起源和文明的起源大致是同时的天文学是中国文明的源头吗
看河南濮阳西水坡一处距今6500年的宗教遗迹。
这个遗迹从北到南包括四组:第一组是最北的墓,第二组是南25米,第三组是南25米,最后一组是南25米这四组遗骸的特点是严格放置在一条南北子午线上
在最北的墓中,龙虎被放在主人东西两侧的蚌壳里龙虎是中国天文四象,原型在天
墓主人脚下也有图案这个图案一部分用蚌壳放置,另一部分用两个人的小腿放置这个形状代表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和龙虎星象形成固定的位置关系
为什么把北斗七星塑造成这么特别的形状古人晚上主要观测二十八九和北斗七星,白天用人体测量太阳的影子后来他们模仿人体测量影子,发明了一种叫做表的天文仪器,就是周僖净的小胡子小胡子有两层意思,一是人的腿骨,二是测影表可以看到,墓中代表北斗斗柄的两个人的胫骨就是小胡子,象征着白天人的影子测量的桌子
这充分证明了埋葬在墓葬中的龙虎和北斗,共同构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星象图,可以追溯到6500年前。
2500年前的曾侯乙星象图是6500年前西水坡星象图的继承。
战国早期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发现了一个28夜漆盒漆箱盖上绘有一幅星象图,正中有一个篆字斗,代表北斗七星,周围写有一圈二十八个地名,左右两侧分别绘有龙和虎如果把二十八宿的名字擦掉,画面上只会看到北斗和龙虎,表演的内容和西水泊的星象图一模一样
图中老虎的肚子下面还有一个火的形状老虎象征着日落的位置虎肚下西坡这堆蚌壳应该和曾侯乙星图中虎肚下的火形一样,显示的是大火星这为我们确定西水泊蚌雕塑星图提供了非常确凿的证据
西水泊的年代是6500年前,曾侯乙的年代是2500年前,但内容几乎没有变化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回到4000年前探索西水泊文明的源头呢这样,天文学起源于一万年的推测,就和今天考古所显示的农业起源时间相吻合
显然,通过对文献和考古资料的研究,根据中国自己独特的文明理论,足以构建一部至少8000年的中华文明史,其起源时间当然更早。
张居忠:中国礼乐文明的元素在9000年前的贾湖就已经萌芽了。
今天的讨论是关于文明的起源我从贾湖墓葬的资料入手,说明其在中国礼乐文明起源中的重要地位贾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中期位于黄河和长江之间的一个重要代表遗址自1983年以来,它已经被挖掘了8次,时间从9000年到7500年前1500年后贾湖文化衰落,7000年后转化为仰韶文化
知识层面:贾湖原创科技成果,萌发了礼乐文明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贾湖早期的古人通过摄食获得野生植物,在饮食中占据主导地位嘉湖稻是长江以北最早的水稻,目前仍处于驯化初期,是类农非农阶段的代表
贾湖先民有明确的朝向概念,墓葬基本为东西向,270度左右的占一半以上发现的象牙骨板和挂件可能是测量和定位工具贾湖早期出现的六孔骨笛,能演奏完整的五声音阶,打破了先秦时期就有五声音阶的传统认识,改写了中国的音乐史,在世界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贾湖墓中的龟甲是8,6,4,2的偶数组合,表明已经找到了数字的奇偶规律通过对陶片的检验,发现有米酒渣,是中国最早的米酒之一,起源于9000年前
思想层面:嘉湖聚落的文明火花在思想道德层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进和升华,构成了当时的思想体系,在中国礼乐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具有奠基意义。
代表东南底层的传统与代表北方底层的传统相结合,催生了丁的发明贾拉克首次将其引入葬礼,注入宗教意味锶同位素分析表明,贾湖中晚期有大量异族女性,表明当时可能出现了婚外婚姻现象和优生优育萌芽
酒的发明,是巫师的有力工具,主要用于祭祀贾湖中埋藏有成群的龟甲石,共存的骨笛,叉形骨器等原始宗教用品,说明当时巫术盛行墓地埋龟甲狗的现象,说明祖先崇拜,龟灵崇拜,狗祭并存占龟现象和麻木现象的结合,可能就是象数思维的起源
墓中出土的雌雄骨笛组合证明贾湖可能是从听风向发展到观察气候变化,即观察计时的萌芽贾湖中发现的符号与甲骨文和古彝语中的符号相似,为汉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社会层面,贾湖社会已经初步复杂,贾湖墓葬中存在暴力冲突和人祭有的人有60多个陪葬品,有的人什么都没有社会阶层分化催生了管理阶层的出现社会管理需要秩序化,规范化,仪式化,也就是礼乐文明的萌芽与此同时,知识阶层出现了,他们掌握了音乐,占卜,原始文字等
鼎壶葬成为后世淮河,黄河,长江流域丧葬的稳定组合,再由陶器演变为金属器皿,由普通炊具演变为民族重器这一理念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礼乐文明的重要元素丁琪媛中原这一说法的由来是人贾莱克发明的男女笛的合葬表明阴阳法则,即黄帝十二生肖的存在,也与度量衡的起源直接相关
贾拉客闭目聚尸衣,体现采玉葬的萌芽,绿松石和天蓝色用来象征天空,寓意祈求墓主人的灵魂升上蓝天这时,少数上流人士的道德修养就成了人们追求的时尚这使得人们的文明行为成为规范社会的要求,催生了道德标准的出现
综上所述,9000年中国礼乐文明的火花是在贾湖点燃的贾湖文化再现了东亚七千至九千年的辉煌,与西亚两河文化同时闪耀它在中国礼乐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蒋乐平:上山一万年,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
我主要分享的是浙江钱塘江的山地文化,地处长江下游它诞生于一万年前2000年首次发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稻作文化遗存,反映了从洞穴到荒野的农业起源特征考古证据山上种植水稻的证据包括:种植证据,收割证据,加工碾磨证据,食用证据,定居证据
水稻栽培的证据:水稻的驯化大约在9000年前完成。
山上出土的大部分都是陶器在这些碎陶片中,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碎稻壳,其实是最早的谷壳上山的人吃过饭,这是一个很重要很直观的证据大米怎么加工我在山上找到了石磨,石磨等工具如何获取大米收获!那些非常简单的石器没有经过打磨,但是通过实验室的微量痕迹分析,发现收割水稻后的摩擦痕迹呈现出一种镰刀光泽
收获目标是野生稻还是栽培稻通过研究,出现了万年来水稻的栽培特点观察结果主要来自小穗轴和植硅体野生稻自然掉落,小穗轴光滑,而栽培稻要打拉,小穗轴有明显的断茬上山的培养小穗轴样品和水稻硅酸体表现出明显的驯化特征植物考古学家判断,水稻的驯化大约在9000年前迅速完成
这一结论可能使我们重新解释稻作农业起源的过程和模式。
定居的证据:废墟,中央平台,彩陶纹饰。
水稻种植的证据伴伴随着定居的证据到目前为止,在这座山上已经发现了21处遗址中国9000年前的遗址有50处,钱塘江周边的小面积其实占40%左右考古学把农业的起源称为农业革命钱塘江流域水稻种植发生后,有明显的区域性传播和扩散
柱型和沟型房屋遗址是商山文化的主要建筑形式虽然木质构件没有保存下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上山文化中已经出现了稳定的聚落格局特别是商山文化发现了东亚最早的护城河护城河起到了围村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山民们开始有了土地所有权意识
在义乌桥头遗址,出现了一座专门建造的大型土墩遗迹,边长约40米,西侧有破损为了突出中央平台,外围被挖成环形壕沟法器基本上是用来举行公共活动的,比如祭祀,功能和后来村落的祠堂差不多主要证据是墓葬和许多陶器器物坑的发现9000年前的上善文化中期,就有了有意识的村落布局器物坑的陶器中发现了相当比例的酒器,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酒类之一这些酒器可能被用作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器具
桥头最多彩的陶器是彩陶,严文明先生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彩陶有最早的彩绘纹饰,包括太阳纹和长短线组合的六芒星纹饰,还有许多其他形式的点线组合,或与石丰先生指出的观象择时有关
平台,器物坑,彩陶上的神秘符号,都可以看作是早期稻作农业复杂社会结构的重要反映。
在2020年上善遗址发现20周年座谈会上,考古学家达成共识:以浦江上善遗址命名的上善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起点。
钱塘江流域,登山文化之后是跨湖桥文化,之后是著名的河姆渡,良渚文化,钱塘江北岸是良渚,南岸是河姆渡整个过程兼收并蓄,具有南北文化交融的特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宋元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