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left
淮安

让古籍里的文化走进生活

2022-05-06 13: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8558 浏览 评论0  

据最近几天媒体报道,自2020年暑假以来,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馆员韩朝,石星宇将清代学者,美食评论家袁枚的《带园食单》翻译成一系列生动活泼的菜肴,吸引了众多读者围观。

虽然袁枚对美食的研究广为人知,但大众对他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古籍的文字层面通过栩栩如生的复原,不仅可以看到古人的日常膳食,还能感受到穿越时空的味道,深深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文化传统,而中国的软实力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基于古籍和经典的思想和观念通过对古籍的研究和阅读,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但是,我们对传统的重视和研究,不应该局限于文字传统文化其实还有很多超越平面维度的物质载体,包括饮食,音乐,服饰,建筑等等我们越是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越是活出传统文化,就越能达到平易近人,可感可感的效果如何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让古籍中蕴含的灿烂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延续,是当前值得研究和关注的重要课题

2021年春节,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在百花齐放中脱颖而出,受到不同年龄段观众的热烈欢迎,如今,在各大景区,身着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越来越常见有人把赏花季形容为汉服旅行季,古典诗词也从文学和书籍中出现在荧屏上,以生动新颖的方式走向大众《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的火爆就很有代表性

上述现象并非偶然一方面,它们印证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另一方面,他们也提醒我们,弘扬传统文化要与时代和社会的变化紧密结合,尤其是媒体的升级换代

从根本上说,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价值不仅仅是供学者研究,更是供大众阅读学习,让大众得到精神滋养对古籍进行认真的考证,修补和研究,当然是国家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要任务,但无论哪种古籍,其本质意义都必须是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从而达到使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目的

换句话说,古籍内容博大精深,如果不能直达人们的日常生活,传播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只有找到传统文化与大众的融合点,找到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魂,让文化精神进入生存空间,才能最终形成精神共鸣

当然,我们要强调的活不仅仅是大众化,娱乐化,而是诗词歌赋创作,传统民俗体验,多元互动交流等形成更多种类的体验,实现更深层次的延伸只有这样,古籍中的传统文化才能有更多的受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文辉

汽车